首页 > 动态

预防校园性侵成法治课必讲内容

“请大家注意,我们在开展网课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一号检察建议作为重点宣讲内容……”4月8日,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的32位法治副校长正在开展集中培训。

东城区检察院专司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检察官刘超颖告诉记者,该院已经将“预防校园性侵”列为法治副校长授课的必讲课程,“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只能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授课,但是一号检察建议的内容绝对不会缺席。”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东城区检察院制定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规范(试行)》,促进校园性侵案件办理的专业性、规范性,并与公安机关、法院、教委等部门形成办理校园性侵案件工作机制,及时引导取证,保证案件质量。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办案组,通过集中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形成了规范化的办案流程。”东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宋志虹告诉记者,该院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取证困难、证据容易灭失、证据类型单一等特点,与公安机关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在案件侦查之初通过审查引导侦查,避免关键证据灭失,并提早开展对被害人的救助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意依托个案打通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帮教、救助未成年人的各个环节。”刘超颖告诉记者,该院与区教委、团区委、区妇联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搭建帮教救助平台,推动建立联席会议、联动配合、信息共享反馈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优势,共同解决未成年人矫治工作中的难题。

针对涉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被害人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赔偿,导致精神损害和身体损害双重损失的情况,该院积极探索涉及未成年人的侵权案件支持民事起诉制度,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有心理健康教育、爱救助、留守行动、安全教育等十项公益行动,涉及到关心、教育、培养、尊重、救助五大公益领域。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关心的,每一个遭受到非人对待的孩子也是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关注的。生命阳光爱心基金所发起的心理健康教育行动一直以来对于遭受到性侵、家暴、校园暴力等被欺凌的孩子的心理问题疏导十分关注。

伴随着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逐华上升趋势的严重性,在国家多部委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支持、指导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与各大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工作者、公益律师、志愿者等联合发起“青少年心理成长教育行动”。建立以一对一,心连心的公益帮扶方式对学校、社区、家庭开设有针对性的自护教育、心理辅导和法律咨询等公益帮扶。齐心协力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素质,充份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乐观自信、向上向善的心理品质,促进青少年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切实为保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尽一份我们的力量

希望每一个孩子、家庭都能不被心理健康问题所困扰,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杨永浩 庞振寰 屈雅静


上一篇:教育公益扶贫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下一篇:四川凉山“爱心使者”教育扶贫10年 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