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请给监护缺失儿童特别的关爱 |
![]() |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困难群体的政策保障工作情况。据了解,目前民政部门已经救助保护近400名因疫情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这表明国家对疫情期间监护缺失儿童帮扶工作高度重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又一体现。 今年3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明确,监护缺失儿童包括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确认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离观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疫情影响不能完全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方案》还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监护缺失适龄儿童居家学习指导与服务,确保“停课不停学”。 《方案》印发后,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疫情期间监护缺失儿童的各项权益。例如,及时发现报告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情况,有效落实监护和照料责任;积极推进解决这些儿童线上学习条件的问题,为他们在线学习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指导服务,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缓解疫情对这类儿童造成的心理压力。上述措施已取得了较好效果,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将疫情期间监护缺失儿童帮扶工作进行到底呢?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形成合力,确保疫情期间监护缺失儿童“停课不停学”。对疫情期间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监护缺失儿童,政府要主动为其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移动、联通和电信等企业应当为他们提供免流量服务,确保他们顺利进行居家在线学习。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监护缺失儿童居家在线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做好正式开学后教学活动与居家在线学习的衔接,并通过教师帮扶、同学帮扶和社会爱心人士帮扶等多种形式,重点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及心理困惑。卫生部门则应当通过网络、电话、视频等形式,为有需求的儿童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等服务,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切实预防与杜绝出现心理和情绪上的次生问题。(付卫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的公益活动涉及到关心、教育、培养、尊重、救助五大领域,有心理成长教育行动、留守帮扶行动等十项公益行动。 在心理成长教育行动中,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关心关注着孩子们可能承受的家庭暴力、校园霸凌、游戏成瘾、学习压力、情绪障碍等带来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一对一的公益心理辅导帮扶的方式,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素质,充份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孩子们乐观自信、向上向善的心理品质,促进青少年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切实为保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尽一份我们的力量。 在我们的留守帮扶行动中,我们不仅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生命阳光·北京部·中国下一代安全食品教育实践守护行动”公益项目及系列公益活动从多角度、全方位、多层面呼吁社会各界对于农村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视,探索建立下一代安全食品教育实践保障体系,提升我国下一代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助力食品教育,全方位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了让留守儿童们受到平等的知识教育,也为了让留守儿童们的情感与心灵不再感到空虚,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上一篇:乡间小路上 那个双肩包的背影真感人 下一篇:当孩子浏览不健康网站,父母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