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儿童多动症为何引发睡眠障碍?复旦专家新发现有望助力多动症早期治疗

儿童多动症(ADHD)是近年来困扰社会的疾病之一。观察发现,患者还常常伴有睡眠障碍,给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和家庭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业、增加发生意外事故风险等。

多动症和睡眠障碍之间,产生共病的机理是怎样的?如何基于更深认知加以治疗?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罗强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在两者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早期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睡眠问题的脑影像学证据,并提示相关分子生物学过程。

3月31日,这一研究成果以《多动症和睡眠障碍有何联系?基于大规模随访队列对纵向关联和脑结构开展多模态研究》为题在线发表于《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

为了厘清多动症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该项研究利用加拿大魁北克QLSCD出生队列和美国学龄儿童脑发育ABCD队列,通过因果推断统计模型,发现了早期越严重的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越多的睡眠问题。

1587086542(1).jpg

图1:交叉时滞模型显示ADHD症状会引发更多睡眠问题

为了理解该因果关系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团队开展了脑结构影像学研究,发现了与多动症症状和睡眠问题共同相关的若干关键脑区,主要集中在注意力网络和觉醒系统,在这些脑区中,较少的脑灰质与更严重的ADHD症状相关,而后更严重的ADHD症状会引发后期越多的睡眠问题

1587086578(1).jpg

图2:额下回和尾状核等关键脑区的灰质体积越小,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越严重

研究团队进而通过基因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一些主要参与昼夜节律和神经信号传导等分子生物学过程的特殊基因在上述脑区中表达较多,找到了早期多动症症状引发后期睡眠问题的脑影像学证据。

1587086595(1).jpg

图3:在关键脑区中过表达的基因富集在生物节律和神经传导等生物学过程

“ADHD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往往会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且对儿童的学业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英国皇家医学科学学会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精神医学系芭芭拉·萨哈金教授表示。

该项研究针对ADHD和睡眠障碍经常出现的共病现象,利用纵向脑影像随访队列和因果分析统计模型,发现AHDH症状会显著增加儿童睡眠问题,揭示了多动症与睡眠障碍共病机制。该论文主要研究者之一罗强博士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与此相关的基因和脑结构。”

据冯建峰教授介绍,这些发现或有助于研发设计新的早期多动症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ADHD症状和睡眠问题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生命阳光爱心基金通过发扬博爱、创新、奉献的精神,传播爱心、和谐、慈悲、关爱的美德。紧紧围绕“关心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尊重孩子、救助孩子”五大公益领,辅助国家青少年儿童教育福利事业,积极做好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健康与救助、安全与救援、扶贫与助残以及对留守、流动孩子的关爱等,克服疾病、教育、贫困、残疾、暴力、安全、歧视等健康成长带来的障碍,保护青少年儿童应有的权利。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记者:彭德倩

上一篇:一位乡村教师背包里的作业本    下一篇:乡村女教师王秀玲: 坚守三十三载耕耘幼教